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民進黨提名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今天在台北市教師會會員大會致詞強調,教育想要辦得好,必須首長不抓權,完全尊重教師,把教育經費花在刀口上,善用有限資源去教育孩子,期待教師相挺勝選市長,未來共同為老師的權益、理想及台北市的教育而努力。

蘇貞昌應台北市教師會長張文昌邀請,以老師之子的身分,跟老師們交流,市議員李建昌、徐佳青陪同,受到熱烈歡迎。他表示,怎麼重視教育?人人有一套,如何做得好?檢驗就知道,全看主事者是做真的還是做假的,像校長遴選,就算制度漂漂亮亮,也行禮如儀,辦一次,人家就知道首長有沒有尊重老師,「我說到做到,從不抓權,對教師充滿尊重,對校長獎優汰劣」,全國教師會的評比給予五顆星的第一名評價。

蘇貞昌指出,他當台北縣長時,全縣國中小學比台北市多一百多所,學生數多約卅萬人,預算卻不及台北市的一半,台北市每年教育預算五百多億,幾乎是台北縣全年總預算,懂得把一塊錢當兩塊錢來用非常重要。

蘇貞昌表示,台北縣財政困窘,他當縣長仍增聘三千二百四十五位教師、新建廿四所學校、修改建五千二百間教室,縣府為此籌款三百多億元,被人批評為舉債,可是「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他最早喊這個口號,與台北縣老師、校長、家長咬緊牙關辦教育,後來總統馬英九也經常引用。

蘇貞昌表示,老師難為,學生多樣繁雜的問題,如果校方、教育行政單位都不挺他,老師最後會不敢教、不敢管;老師經國家認定資格,不是小偷、壞人,如果一通檢舉電話或班費問題,老師整天忙著寫告報就好,哪裡還有心思傳道、授業、解惑?
蘇貞昌回憶,國小畢業時是全校唯一縣長獎得主,競爭者很多,有督學、醫生的兒子,他原本不被看好,也沒有社經地位很高的父親,公佈他成績第一名後,有人要翻考卷、作複查,好在校長、老師堅持公道,否則他的人生觀不會這麼耿直,老師是好老師或壞老師,所教的孩子最知道。

蘇貞昌說,過去的紀錄是最好的介紹信,「與其講滿畚箕,不如做一湯匙」,不懂教育,不尊重教育,吃虧就在眼前,關鍵在於態度。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建昌和黃昭堂主席合影



李建昌在靜坐現場




超人氣!小英主席


李建昌和周威佑議員


李建昌上台向靜坐群眾致意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從觀光客住房數來看,也發現同樣下滑情形:自2005年後,住用數由280萬間,下跌到2009年底231萬間。若計算郝市長主政下2007~2009年觀光客住房數的成長率為-14%。這個數據較觀光客成長率更能顯示實際觀光產業的經濟收益衰退之嚴重性。


    政府單位常以觀光人數×平均每人消費額度來計算觀光產業的產值,但這樣的計算方式過於一廂情願。若以觀光旅館業之房租及餐飲實際營收額來計算觀光客帶給台北的經濟效應,2005年,來台北觀光客帶給觀光旅館產業2272022萬的產值, 下跌到2009年則僅有1996044萬元。231萬間。若計算郝市長主政下2007~2009年觀光旅館營收數成長率為-11%,顯示觀光產業在郝市長的主政下,即便有陸客來台的加持,也呈現持續下滑的情況。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觀光住客人數

3,418,075

3,875,214

3,800,044

3,665,254

3,512,541

3,452,576

觀光住房數

2,578,290

2,801,668

2,716,598

2,575,109

2,407,350

2,319,492

觀光營收數

205

7946

227

2022

226

3106

2262478

219

858

1996044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萬工作機會消失,七萬市民無業

1.  失業率攀昇,七萬人找不到工作

根據天下雜誌2009年的調查,僅有35%的台北市民認為郝市長很積極地為市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郝市長施政的低滿意度與台北市民的就業生計困難息息相關。

根據統計,台北市的失業率自2006年年底的低點3.7%2009年年底攀昇到5.8%,然而換算成實際的失業人口卻從43千人遽昇到71千人,足足增加近26千人。

年度

勞動力人口數(千人)

失業率

失業人口數(千人)

2004

1183

4.20%

49.686

2005

1181

3.90%

46.059

2006

1187

3.70%

43.919

2007

1210

3.70%

44.77

2008

1232

4.00%

49.28

2009

1240

5.80%

71.92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網

 

2.工作機會流失,大企業出走,少掉三萬個工作

先前提到北市登記公司的減少與外移影響本市可以提供的就業機會。除此之外,台北市為首善之都,也是企業總部的根據之地,根據勞保局百人以上企業投保人數的統計可以發現:本市百人至千人以上的企業正逐年減少,三年來中大型企業家數自1773家降至1725家,消失掉的企業以千人以上規模為主(十八家),若以這些企業的就業人數來論,三年來少掉的工作機會大約有三萬人之譜,正好與失業的人數相當。

台北市百人以上企業家數與就業人數

企業規模

100-199

200-299

300-499

500-999

1000人以上

合計

2007

857

327

235

188

166

1773

從業人數

119276

78460

89586

133254

435527

856103

2008

871

321

227

206

158

1783

從業人數

122127

78102

85684

146145

426629

858687

2009

836

307

227

207

148

1725

從業人數

118005

75192

85696

148619

400314

827826

資料來源:勞保局、台北市勞工局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