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郝龍斌在H1N1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即宣佈台北市停課標準比照「SARS」期間,北市國、高中、小學,1班只要有1個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列為疑似病例,全班停課。1校有2班停課,或2位經疾管局列為疑似病例,或1位經疾管局列為確定病例,全校停課。若1個行政區有1/3學校全校停課,行政區學校全部停課;台北市若有1/3的行政區學校停課,全市停課,停課時間可能長達1~2周。然而,若真照此標準停課,受影響的家庭非常多,以日前腸病毒停課狀況為例,當時全台北市有113班停課,受影響的家庭高達3390個,市府卻沒有為這些家庭提供相關的配套措施,這些停課的孩童何去何從?

    台北市議員李建昌、黃向羣、許淑華於今日(5/7)教育部門質詢中指出,台北市在墨西哥H1N1疫情爆發初期,即領先全國率先宣布國、高中、小學停課標準,未免重蹈SARS期間慌亂不之所措的狀況。然而,市長只記得要停課控制疫情,卻忘了,這些停課的孩子待在家裡應該要怎麼辦?誰來照顧?誰來輔導?三位議員問遍各局處,都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三位議員表示,停課控制疫情固然是必要措施,但是市府卻忘了這些停課待在家裡的孩子該怎麼辦?家長們也都要上班,在這不景氣的時候,有工作都要偷笑了,誰還敢為孩子請長假呢?即使公司准假,也是事假或家庭照顧假,這些假都是要扣薪水的,對經濟壓力繁重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孩子也沒有辦法送到安親班補習班,保母虐童社會事件頻傳,臨時找信任的保母也沒有那麼容易,郝市長喊停課很容易,家長卻一個頭兩個大。

    綜上,三位議員強力要求,除訂立停課標準外,市府應跨局處新增相關配套措施,衛生局對於相關應做適當的衛教訓練,社會局應督導建置一完整臨時保母系統,讓家長可安心找到臨時照顧人員,針對低收入戶等高危機家庭,因學生停課造成家庭經濟影響者,給予適當的臨時補助,勞工局應促成因此受影響須請假的家長請假期間不扣薪。另外,教育局也應針對停課期間學生課業,作免費課後補救教學輔導。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賽過後,國內吹起興振棒球運動之風,台北市、台中市、桃園縣、台北縣紛紛表態成立棒球隊,尤其台北市更開出高薪招募優秀人才,深怕落人之後,然興振棒球運動若僅成立甲組棒球隊,實在太膚淺、可笑了!市議員李建昌、許淑華及黃向羣在今日(5/7)教育部門質詢將戳破市府的美夢,要求教育局改變心態,正視棒球基層的狀況!

三位議員指出台灣棒球最早發源於台北,1906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即現今建國中學)成立第一支棒球隊,民國61年台北少棒還曾獲得世界冠軍,然物換星移,以97年棒球聯賽報名狀況得知,目前台北市國小、中各剩3支棒球隊、唯有高中棒球仍有11支棒球隊;以台北市人口數計算,台北市市民每154,663人才擁有一支棒球隊,在全國25縣市中排名20;以國小學生人數計算,每54,348名小學生擁有一支球隊,全國排名第22名;以國中學生人數計算,每32,925名國中生擁有一隊棒球隊,全國排名第20名,又以高中學生人數計算,每11,195名高中、職生擁有一支,全國排名第8名。若再細看數據,國小、國中全國之排名僅勝沒有設立球隊的縣市,換句話說,在全國有設立棒球隊之排名下,台北市都是倒數第一名,這樣的慘狀主管機關的教育局完全不知,甚至完全提不出各級學校棒球隊隊數,還自稱擁有各級學校發展重點運動球類項目表,完全是職務怠惰,亂七八糟!

三位議員表示以近五年各級學校棒球聯賽的成績來看,台北市各級學校進入前八名一年一隊就算好成績了!主要的主力得獎學校:國小以東園國小、福林國小;國中以大理高中--國中部;高中則以強恕高中、大理高中為主。這些學校歷史背景悠久,完全看不到新面孔,這也顯示台北市國中棒球的發展極為不平衡,這種超強隊伍,表面上可以刺激台北市各級學校棒球的水準,但好選手多會往強校靠攏,相對壓縮了其他學校的生存空間,在招收不到好球員的情形下,也連帶影響學校組隊的意願,而棒球的發展需要學校、家長、場地及經費等等配合,然台北市學生功課升學壓力大,在五育均衡並進的口號下,教育局應該深思棒球的發展,而非淪為口號運動!

    最後,三位議員表示台北市已經成立甲組棒球隊,面對各縣市積極往下紮根,和發展棒球運動園區的構想,台北市更應該重頭檢討未來甲組棒球隊的定位在那?而非僅是提出高薪、優退保障來吸引優秀球員來比賽、做做樣子!教育局更該了解各校球隊狀況,隨時掌握提出援助,讓台北的棒球可以再創新的奇蹟。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市三民區一處溼地最近傳出有鱷魚的蹤跡,經過一位民眾奮力捕捉後發現,原來是嘴巴長得像鱷魚的外來種「幽靈鱷魚火箭」,這種魚多數是水族館引進,目前推測遭人棄養,生態專家警告之前曾在左營、花蓮捕獲,恐怕影響水中生態。市議員李建昌、許淑華及黃向羣在今日(4/30)財建部門質詢中,就針對外來種寵物棄養造成生態環境改變與產業發展局與動檢所討論,並要求市府正視和加速動檢所組織修編轉型。

三位議員表示近年來民眾跟隨流行飼養外來種寵物比例甚高,對於寵物習性不甚瞭解,在飼養後才後悔,又加上寵物並無回收機制,送養也有困難度,導致飼主隨意將寵物棄養,雖然我國訂有棄養處罰條例,但因這些動物無法施打晶片,亦無從追查起,根本無法依照棄養罰則處理,最後常常不了了之。然這些外來種環境適應力相當強,加上台灣良好氣候相當適合生存,外來種在缺乏天敵和競爭對手、又有適當的餌料生物,展現其強大的繁殖力,無論是早期的福壽螺,甚至到近年來魚虎、巴西烏龜、牛蛙等等,台灣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未來政府不但要大動作補撈,還需分類保育原生種,勞民傷財

三位議員指出台北市目前外來種的問題也存在,雖無立即之危險,但卻影響台灣原生種跟生態環境甚鉅,就以內湖大湖公園魚池來說,彷彿就像水族館的縮小版,琵琶鼠、吳郭魚,還有錦鯉、血鸚鵡、孔雀魚都在內;位處高山的陽明山公園更出現美國螯蝦、多線南蜥;市區內公園內也出現牛蛙影響到保育類樹蛙的環境;碧湖公園釣客更常釣到琵琶鼠;誇張的是在新生高架橋橋墩旁的水溝還會出現巴西烏龜做日光浴。然我們卻看不到市府有任何的作為,不但無法可管,亦未宣導教育民眾,完全擺爛。

三位議員更批評動檢所面對外來種寵物等問題效能不彰,近年來完全僅針對貓、狗進行管理,持續推廣『犬貓三合一計畫』--狗、貓節育、植晶片和施打狂犬病預防針,對於其他種類之動物甚少著墨,依照近年來寵物水族用品展所帶來的人潮,台北市除了主要的寵物:狗、貓之外,亦有相當多的水族、爬蟲等等之動物飼主,這類動物的管理卻等於零,動檢處淪為犬貓動物檢疫所罷了!三位議員更抨擊市府永遠慢半拍,面對新興寵物業並不是第一天之業務,97年底產發局早已提出臺北市寵物業管理辦法(草案)的構想,然至今卻還在研訂寵物業輔導管理自治條例,完全怠忽職守,面對生態之破壞根本緩不濟急!

最後,三位議員強烈要求市府近日內儘速針對新興寵物和外來種寵物提出相關具體辦法,以儘早建立管理規範,避免生態環境再度被破壞;而且也要加強網站之宣導,建立民眾對寵物習性的瞭解,更培養民眾正確的飼養觀念。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郝市長今年初提出路平專案,不但提高每平方公尺施工單價,更提出高額檢舉獎金,只為了六年後的台北擁有一流城市水準的道路。市議員李建昌、許淑華及黃向羣在今日(4/20)工務部門質詢,將與新工處檢討路平專案,戳破市府的美夢,並要求市府改變心態正視道路現象!

三位議員表示路平專案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998年陳水扁市長之市政目標,隨後馬英九、郝龍斌兩任市長每逢選舉或是質詢就將問題提出討論,兩位市長『努力』了十年,民怨卻『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台北的道路還是慘不忍睹!就連市長郝龍斌都以『台北之恥』來形容『北市道路比落後國家的道路品質還糟』,去年(97)年市府更派人赴日取經,希冀可以改變道路品質不良的問題,然三年預算高達49億元,重金興建的道路一定『好』?77條鑲金的道路經的起考驗嗎?

三位議員批評近年來北市的道路--補丁、分隔線、人手孔..等等現象,你我都看的到,但是市府卻視若無睹!以民權東路六段來說,9710月新工處道路調查統計被評為十大爛路之首,市府去年更針對民權東路六段(舊宗路到123巷)進行專案,如今再看看民權東路六段的道路,部分道路雖然重新鋪設,然遇人手孔高度依舊不一,整條馬路只有感覺柏油重新鋪過,仍無法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施工態度、施工品質,『路平專案』根本就是應付市民,消費預算!

另外,三位議員砲轟市府單位的路平專案只針對大馬路,面對小路、巷內銑刨加鋪之案件心態依舊!就以李建昌議员辦公室會勘為例,金湖路5777號及星雲街210巷口會勘四次仍不見改善,而內湖路2263巷以東至金龍路口銑刨加鋪後,道路依舊不平整,里長要求施工單位與新工處到場會勘進行改善,無奈新工處承辦人卻推託人手孔並非其職責,也無權可管!令與會里長氣憤至極!試問如果人手孔連新工處都無權可管,那誰可管?市府心態根本敷衍了事。道路既然花錢銑袍加鋪為何不一次到位?從基礎改善,而非僅是銑刨又加鋪,這樣根本無法改善道路品質。若依此態度,未來就算10年、甚至100年進行無數的路平專案,台北市的道路依舊不平整。

最後,三位議員表示對於路平專案樂見其成,面對施工時間之管制,也可以理解,然三位議員強烈要求新工處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不要大小眼,為了台北市與市民著想,心態一定要改,更應建立一套客觀、明確又透明之檢驗標準,台北市的路才會有平的一天。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網路流傳乙份信件:『健保局不會告訴你:4月到9月免費健檢~血液檢驗』,其中內容錯誤連連,網友卻一傳再傳,顯示一般人對健康檢查常識的不足!市議員李建昌、許淑華及黃向羣在今日(4/13)警政衛生部門質詢,將針對健康檢查業務與衛生局進行檢討,並要求衛生局加強宣傳與推廣!

三位議員表示衛生局近年來提供市民免費的老人健康檢查、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和婚後健康檢查,其中之老人健康檢查每年補助名額佔全市老人人口數之六分之一,照理說免費健檢應該會很搶手,但依據衛生局93-97年之數據顯示,老人健康檢查執行率雖高,名額卻『年年有餘』(表一)!尤其是特約醫院配額與地區便利性都值得再檢討,以98年各醫院配額分配來看,老人健檢補助42,777人次中,台大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三總等大型醫院佔7,200人次,市醫卻佔17,607人次(四成),並非因醫院狀況和區域而分;若是依以執行率來看,截至3/27止各醫院預約狀況,市醫僅仁愛醫院即將滿額,反觀大型醫院皆預約額滿,顯然配額亦未依執行率分配,衛生局應該就分配理由敘明!

三位議員指出近年來健康檢查的業務急遽增加,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聯醫面對此項業務並未積極經營,以95-97年聯醫健檢之業務量來看(表二),業務成長相當緩慢,忠孝醫院每天不到兩人健檢,而表現最好的仁愛醫院也僅八人次左右,健檢業務可說是慘不忍賭!雖然聯醫健檢價位平民化,但宣傳不夠,網站內容亦無法吸引人,甚至連服務時間也僅週一至週五的上班時間,更無法吸引上班族群,所以在面對快速、各式各樣的診所服務,或令人信任度較高的大醫院時,市醫更顯得毫無競爭力!市醫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都值得衛生局與聯合醫院應該提出乙套措施。

另外,三位議員更發現忠孝醫院心臟血管健康中心竟採用外包合作之方式,不但器材由廠商提供,連健檢中心之醫生也外聘,雖然其外聘醫生標榜為教育部助理教授級之專才,但以執行效益來看,自費一天僅1-2人次,反而是心臟外科及相關科室轉來健保給付之案件數,從95677件增加到971798件,在在顯示心臟外科業務量增加,外包案效益其低。而依照合作案契約98220日已經到期,契約亦無註明優先續約之權利,然迄今仍在營業中,在精簡組織上來看,外包合作案根本無持續之必要,應該儘速要求廠商撤離,將業務回歸心臟外科處理即可,而非存有『外來和尚較會念經』之心態。

預防醫學是未來重要的趨勢,其不但可以讓民眾瞭解自我身體狀況,『提早發現 提早治療』,更可減少政府健保費用之支出,因此,三位議員強烈要求衛生局應加強民眾健康檢查之正確觀念,持續推廣政府免費健康檢查之資訊,讓民眾瞭解並多加使用!而市醫也應改變對健康檢查漠視之態度,積極彰顯『事前預防、事後治療』之效能,而非直接放棄健檢這塊大餅!

表一:老人健檢93-97年補助與執行人數之統計:

 

補助人數

健檢人數

剩餘人數

93

43,000

42,944

56

94

47,122

41,631

5,491

95

48,375

47,815

560

96

47,896

43,572

4,324

97

47,070

46,841

229

表二:市立聯合醫院各分院自費健檢人數統計:

 

95

96

97

中興院區

854

818

767

仁愛院區

2139

2279

2797

和平院區

389

759

1039

婦幼院區

 

 

290

忠孝院區

421

575

600

陽明院區

733

935

847

總數

4536

5366

6340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