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活動的冷熱與消長,是觀察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重要指標,市民的生計、就業與消費能力皆仰賴於此。雖然根據2009天下雜誌縣市競爭力調查,台北市各項經濟活動指標遙遙領先各縣市;然而事實上台北市的營利事業銷售額自2005年底從131兆一路下滑,到了2008年底跌到11.8兆,郝市長執政三年以來,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率為-7.3%;而同一時期,企業營利規模僅有台北市六分之一的高雄市,營利事業銷售額卻逆勢成長11%(2.1兆到2.4)。從首長在招商引資促進商業活絡的策略與努力來看,難怪郝市長比不上陳菊市長。


1.台北市營利事業銷售總額與高雄市相較

營利事業銷售額

台北市

高雄市

2006

128386

21677

2007

126941

23601

2008

118930

24066

銷售額成長率

-7.3%

+11%

 


北市商業活動力下降,營利事業銷售額衰退的原因,要從生產與消費兩個層面觀察。生產面主要因為新設及遷入的企業家數,不敵停業、外移的家數,導致整體產業的生產力不足所致。根據商業處提供的數據顯示:郝市長初上任的2006年底,公司登記本市的家數約有167360家,直到2009年底,登記家數剩下158856家,足足減少了8500家。


台北市公司登記家數減少的原因,除了受景氣影響歇業及停業的公司外,更多的是受不了北市辦公室租賃經營成本而外移的企業,這些企業多半選擇落腳於台北縣。北市產業外移北縣與人口外移有著正相關性,這表示台北市人口外移的原因,除房價房租因素外,更可能是隨著企業外移而出走。郝市長執政的三年來台北市外移人數達30791人,同時間北縣移入人數達63188人;而同時期原登記公司由北市遷往北縣的企業家數就6137家,佔遷出企業總家數(9008)近七成


近幾年有相當多的中、大型企業總部,如為了降低營運成本,將整個營運總部遷往北縣各地區,因此大量的上班族隨企業而移動居所。北市企業外移造成工作、就業機會的外移,更可能是大量人口移出北市移入北縣的主因。但是大型產業外移,更影響產業聚落的活動,例如聯合報搬往汐止,連帶讓周邊的餐飲店家失去了失意;另外電視產業移往內湖重劃區,周遭作為供應鍵下游的小型製作、剪接公司卻因地價因素,卻無法和大企業一齊移動而增加營運成本,甚至失去生意,降低競爭力。

企業規模

公司家數

遷出

遷入

停業

遷往北縣

2006年底

167360

 

 

 

 

2007年底

164576

3220

2098

2568

2211

2008年底

160996

2999

1939

8598

2042

2009年底

158856

2789

1908

6346

1884

資料來源:商業處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於郝市長2010的最新政績表現同樣地不理想:根據中國時報的百日維新縣市調查,郝龍斌施政表現的民眾合計為五一%,但 不滿意的民眾比例也有三五%。換算成為分數,郝市長施政滿意度為六十三分。

這種滿意度如放到25縣市來做比較的話,就現在公布十八縣市中,郝龍斌和台中縣長黃仲生位居倒數第二位,僅小贏周錫瑋.如果就七個指標總和分數來看,倒數第四名.

想想,一個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市長的政績還輸給小縣小市,也真佩服郝龍斌了.


中國時報「百日維新」縣市調查(進行中):


縣市名

首長

施政

滿意度

居住

幸福度

節能減碳

觀光推廣

改善治安

拼經濟

救失業

合計

花蓮縣

傅崐萁

79

82

71

79

72

75

69

527

高雄縣

楊秋興

79

79

71

76

71

75

67

518

高雄市

陳菊

80

80

73

78

69

73

64

517

台南市

許添財

75

82

72

75

68

69

62

503

嘉義縣

張花冠

73

75

69

70

72

71

65

495

宜蘭縣

林聰賢

71

82

68

70

69

65

62

487

台東縣

黃健庭

69

77

67

69

71

67

63

483

雲林縣

蘇治芬

75

69

67

70

69

71

62

483

澎湖縣

王乾發

68

82

68

66

77

63

58

482

屏東縣

曹啟鴻

72

77

67

70

69

68

58

481

台南縣

蘇煥智

67

76

67

69

67

67

62

475

桃園縣

吳志揚

68

80

67

65

65

65

61

471

新竹縣

邱鏡淳

66

77

64

65

64

64

61

461

新竹市

許明財

69

76

66

66

62

66

64

469

台北市

郝龍斌

63

71

67

65

60

59

57

442

基隆市

張通榮

69

64

62

65

53

60

53

441

台中縣

黃仲生

63

75

63

62

60

60

57

440

台北縣

周錫瑋

60

68

64

61

58

55

57

423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市長與郝市長七年來的施政表現一覽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施政滿意度

50.81%

68.74%

73.56%

65.1%

63.7%

47.67%

50.03%

市長施政排行

1

1

3

8

8

17

20

調查時間

2003/8

2004/9

2005/10

2006/8

2007/9

2008/9

2009/9

執政者

馬英九

郝龍斌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上面這個表是天下雜誌七年來所做的25縣市排行,包括馬市長的第二任,和郝市長的首任.

施政滿意度是台北市民對市長的主觀感受,2003年馬市長的滿意度僅有50.81%,主要原因就是SARS和平醫院院內感染事件.馬市長在2005年滿意度最高,自此後滿意度一路下滑,郝市長任內第三年的滿意度跌到50.03%比馬市長還低.


在施政滿意度的縣市比較上,2003年馬市長施政滿意度低到不行,卻是25縣市之首,後來排行一路跌從第3,第8名,到現在郝市長排行卻是第20名,從後面數過來還比較快.


郝市長做的好不好,從這個表就可得知”乏善可陳”,執政表現在市民眼中很差,首善之都的台北,市長表現也輸給資源不夠豐富的其他縣市首長.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曉風女士為維護202兵工廠內生態溼地向馬總統下跪。這件事表面上是位懦弱文人為環境生態仗義執言,背後卻藏著軍方斧鑿的政治操作。

 

這件事是以特定媒體獲准獨家進入202兵工廠拍攝作大幅度生態環境報導開頭,接著張曉風在同一媒體發表上總統書,要求保留“第二片肺葉,接著202兵工廠為張曉風一人開放參觀。這些動作若非軍方授意,根本辦不到。

 

再者,202兵工廠總面積185公傾,張曉風一開始就只緊咬生技園區預定使用的25公頃不放,強烈認定中研院將成為破壞生態的凶手。然而這區域既無濕地,中研院計劃開發的9.6公頃中,有三分之二是軍方現作為生產基地的已開發地,三分之一是草皮。張曉風無視此一事實,正因為軍方不願在明年8月前清空房舍交還中研院,希望藉著張曉風的聲望影響馬政府打擊中研院,所作的困獸之鬥。

 

試想,如果張曉風真的是想為台北市留第二片肺葉,她應該訴求軍方立即遷移整個185公頃202兵工廠還地於民,要求馬總統將這塊國有地指定給台北市政府作為公園綠地,也要求郝市長放棄為特定企業打造的「特定專用區」都市計劃。如果她真的阻止了生技園區開發案,軍方就可以打著保留生態的名義,繼續盤據這塊地不放。

 

馬總統為此事跑到202兵工廠會勘終於還中研院一個清白,他卻看不透這件事背後正是軍方不願將202搬離所精心規劃的政治鬥爭動作。

李建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